黄斑变性曾被认为是“不死的绝症”,临床上该病致盲率高,国内外不少眼科..对它束手无策。随着雷珠单抗、康博西普等药物相继问世,黄斑变性患者的病情有了控制手段,但也鲜有人敢说这个病能治。
近日大河健康报记者听闻漯河市有家眼科医院,专门**眼底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致盲疾病,如今已累计收治过万人。秉承为读者负责的理念,我们专门驱车赶往该院,随机采访了数十位在这里就诊的黄斑变性患者。
吕先生的“绝望”和“希望”
来自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的吕先生,今年70岁,他提起来医治黄斑变性的经历,言语中透着一股辛酸。
2014年年初,吕先生觉得眼睛不舒服,被当地某医院误诊为“右眼眼底出血”而未及时得到救治。2015年2月,眼疾加重后,吕先生前往上海第 一人民医院被确诊为右眼黄斑变性,先后注射了雷珠单抗、康博西普等药物,但**并不明显。2017年5月,他病情再次恶化,被诊断出左眼黄斑变性,连忙做了激光手术,但术后效果较差。
吕先生是工薪阶 层,原本家境不错,他和老伴儿一个月能拿到6000元左右的退休金,但是**这个疾病的针剂需要每28天打一次,每一针花费近1万元,几年下来仅雷珠单抗他就打了60多针,但病情仍一直加重。在此期间,他先后两次寻访中医**,依然没能阻挡自己病情恶化。
“我们辗转联系到国外某**医院,这所医院的眼科****,然而在这里**一段时间后,该院..同样表示无能为力。”吕先生说,此刻自己心中近乎绝望。他平时爱好弹奏乐器,为了能继续弹奏,他专门背下来十多首,用黑布把眼睛蒙起来一遍一遍地练。
偶然的机会,朋友告诉吕先生,有患者在漯河中西医结合眼科医院**了几个月后顺利出院,复查时各种医学指标已恢复正常。得知这个消息,吕先生像落水者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我腊月二十七住院时,看中国字是菱形,经过近半年的**,看东西终于正常了。”吕先生回忆说,来到这儿,看到医院的门头差点直接离开。他笑着说,这是自己患病后到的较小的医院。住院几个月以来,他亲眼看到很多黄斑变性的病友住院、出院,为此他也树立了信心,决定在这里坚持**。
六代中医传承 专攻眼科
据介绍,漯河中西医结合眼科医院成立于2011年,以**眼底黄斑变性、糖尿病眼底病变、眼底视网膜静脉栓塞、黄斑裂孔、眼底出血、视神经疾病、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各种眼底病变为特色。漯河市中西医结合眼科医院院长梁振华专攻眼科30余年,是梁氏眼科的第六代传承人,梁氏祖辈皆以医治眼科为业,对眼睛的**有着“独门**”。梁振华在传统技艺上又加以创新,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治。通过西医影像检查等手段,分析患者症状;确诊后通过中医手段,如中医针灸、穴位埋线,搭配定制的中药辨证方剂,为患者解决黄斑变性等病痛。
事实上,眼底黄斑变性是**上公认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该病以视网膜黄斑区出现玻璃膜疣以及出血等病理改变导致患者中心视力严重下降为主要表现。目前,西医对眼底黄斑变性尚无理想的**方案。
谈及**特色,梁振华说,医院始终坚持以中医为本的发展思路,依照中医 理论和实践,通过学习中医名家的临床经验,不断探索中医诊疗技术。医生根据望闻问切、一病一方、一人一方的中医诊疗特点,梳理总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诊治体系,用于**各种眼底疾病及并发症。
梁振华介绍,眼底黄斑并不是“斑”,而是人的视网膜上一个重要的生理区域。因富含叶黄素,比较周围组织看起来色泽偏黄,所以称为黄斑。黄斑**的凹陷称为**凹,是视力 敏锐的地方。若黄斑发生异常,就会出现中心视力下降、眼前黑影或黄斑盘状变性。
在****的前提下 尽力缩短**周期
梁家有学医的氛围和传统,受此影响,梁振华自幼热衷医学。梁父在给人看病时,常让梁振华待在一边观看。梁振华大学毕业后,到父亲所在医院进行了长达3年的系统学习,将中医药知识武装到骨子里,后进修西医学。
因技术**,梁振华20多岁时,就在某卫校附属医院升为眼科主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行医过程中,他发现很多患者患有眼底病、黄斑变性等症,苦无良药医治。梁振华家世代行医,见到这种状况,心中万分难过,从此开始思考和研究一款中药产品,目的是造福眼科患者及家属,带给患者以光明。
十多年后,由梁振华自主研发的专攻眼科疾病的中药制剂研发成功。他怀着破釜沉舟之志,东拼西凑,共投入了200多万元,这笔钱掏空了他们家世代积累下的所有财产,并让他负债累累。
如今这款药大放异彩,造福了万名以上就诊者。但梁振华说,自己 的遗憾,就是一直没有将这款产品推出去,很多患者不知道或者买不到这款产品。当然这款产品是针对普通患者的,病情严重者,还要根据不同患者的症状进行辨证**。
对于未来,梁振华说,他的 目标,是竭尽全力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黄斑变性**周期,让患者少花钱、少受罪、早**出院。